校内各教学科研单位:
“孔子新汉学计划”是由孔子学院总部于2012年设立,旨在帮助世界各国青年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繁荣汉学研究,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孔子新汉学计划”包含6个项目,分别为长期项目: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来华攻读博士学位项目;短期项目:“理解中国”项目、青年领袖项目、出版资助项目和国际会议项目。该计划专业领域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
吉林大学是 “孔子新汉学计划”中方首批试点高校。欢迎各教学科研单位充分利用“孔子新汉学计划”短期项目,邀请国外学者、各领域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优秀青年来华访问,派出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赴外讲学。
现将具体项目要求和申请流程公布如下:
“孔子新汉学计划”短期项目一览表
(以下信息来源:孔子学院总部官网//ccsp.chinese.cn/)
 
  
   | 项目名称 | 申请对象 | 来华时间 | 资助金额(人民币) | 
  
   | “理解中国”—访问学者项目 | 资助外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相当于助理教授及以上的学者等来华访学研修。优秀的博士后研究者也欢迎申请。申请者须为非中国公民。 | 2周至6个月 
 | 每人每月10000元人民币;国际往返旅费(经济舱,按实际费用报销);在华期间意外保险(孔子学院总部直接购买)。 | 
  
   | “理解中国”—短期来华项目 | 资助政府、商业金融、教育文化类非政府组织等各界中高层管理人员来华访问。 | 2周至2个月 | 在华期间的食宿、考察费用;国际往返旅费(经济舱,按实际费用报销);在华期间意外保险(孔子学院总部直接购买)。 | 
  
   | “理解中国”—中国学者赴外讲学项目 | 中国知名专家教授赴国外大学工作,开设纳入国外大学学分课体系的非语言类学分课程,并在本校及邻近各孔子学院举办讲座或文化沙龙等。同时亦可与当地学者合作开展研究、举办公众讲座等。赴外专家须为副教授/副研究员或以上职称。课程一般为与中国研究相关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 有短期(1个月之内)、中期(1-6个月)和长期(6个月及以上)之分,最长可到1-2年 | 资助标准根据派出时长区分,参照《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管理规定》 | 
  
   | 青年领袖 项目 | 资助外国政治、经济、金融、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媒体等领域本科以上学位、已担任一定职务的优秀青年来华考察访学。资助外国大学中担任学生团体职务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来华访问。 | 2周至6个月 | 在华期间访问和食宿费用;国际往返旅费(经济舱,按实际费用报销);在华期间意外保险(孔子学院总部直接购买)。 | 
  
   | 出版资助 项目 | 资助外国学者出版相关学术著作、博士论文,支持创办相关学术刊物。申请者需为非中国公民,且著作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出版。 | 
 | 资助范围包括编辑、翻译、出版、发行、宣传等费用,具体金额根据申请予以批复。 | 
  
   | 国际会议 项目 | 资助各国孔子学院、大学、研究机构和人员举办或参加有关中国研究的国际会议。 | 
 | 会议发言人食宿、交通费用;学术注册费;会议论文编辑出版。 | 
 
由于孔子学院总部审批时间要求,上述短期项目需至少提前3个月申请。中国学者赴外讲学项目中,赴外超过1学期的学者需至少提前9个月提交全部申请材料。
上述短期项目申请资料及申请办法详见孔子学院总部网站(//ccsp.chinese.cn/),也可向国际汉语教育东北基地办公室咨询。
联系人:国际汉语教育东北基地办公室 李筠
联系电话:0431-85166567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国际汉语教育东北基地
                                                2019年11月7日